草坪褐斑病發病原因和防治方法
褐斑病在世界范圍內的冷、暖季草坪草中都有發生,該病寄王廣泛,可侵染草地早熟禾、粗莖早熟禾、紫羊茅、高羊茅、多年生黑麥草、細弱剪股穎、葡莖剪股穎、野牛草、假儉草、結縷草、鈍葉草等,幾乎能侵染所有已知的草坪草,尤其以葡莖剪股穎和草地早熟禾最重要。在暖季型草坪草上引起的褐斑病,通常發生在春天,更多的是在秋天,很少發生在有利于禾草生長的夏天,不僅造成草
坪植株死亡,更嚴重的是造成草坪大面積斑禿,極大地破壞草坪景觀,觀賞、生態和經濟損失都很大。
2.癥狀
褐斑病癥狀變化很大,因草種類型、品種組合、立地條件、養護管理水平和氣象條件等的不同而不同。褐斑病菌王要侵染植株的葉、鞘、莖,引起葉腐、鞘腐和莖基腐,根部往往受害很輕或不受害,因此,受害株往往能再長出新葉而恢復,但病害嚴重和反復流行時,根莖、葡富莖、莖基也會死亡。被侵染的病葉及葉鞘上出現梭形和長方形的病斑(見圖2-2D),形狀不規則,初呈水債狀,后病斑中心枯白,邊緣紅褐色,受病葉片由綠色變為淺褐色,由淺褐色變為深褐色,最終干枯、萎蔫,轉為淺褐色,在受害草坪上出現大小不等的近圓形枯草圈,枯草圈直徑可從幾厘米很快擴展到2II1左右。死去的葉片仍直立,在高濕或清晨有露水的情況下,枯草圈邊緣上會出現2一3em寬的由病菌的菌絲形成胭環’,呈黑紫色或灰褐色。
當太陽出來照射后,葉片干燥,煙環消失。如果草坪修剪高度較高,很少形成煙環狀,但常出現凹陷的癥狀,形成環形斑,病斑邊緣草坪枯死,而病斑中間的病株較邊緣病株恢復很快,結果枯草斑就呈現出環狀或“蛙眼伏,有經驗的草坪管理員在病害發生前12-24小時就能聞到一股霉味。
3.病原
草坪草褐斑病病原物王要為立枯絲核菌(Rhizoetonia solani Kuhn),屬于
半知菌亞門無抱目絲核菌屬真菌。由于絲核菌是一種寄生能力較弱的菌,所以處
于良好生長環境中的禾草,只能造成輕微的侵染,不會造成嚴重的損害。只有當
禾草生長在高溫條件,生長開始停止時,即抗病性下降時,才會有利于病菌的侵
染和病害的發展。修剪過的草的頂端是絲核菌侵入的王要部位,同時,菌絲也能
從氣孔進入或直接穿透表皮進入葉片。
4.發病規律
褐斑病王要發生的季節為5一9月,當土壤溫度高于20'C,氣溫在30C左右
時,病害開始發生。高溫高濕是其發病的必要條件。褐斑病是一種流行性很強的
病害,早期只要有幾片葉片或幾株草受害,一旦條件適合,沒有及時防治,病害
就會很快擴展蔓延,造成大片禾草受害,特別是修剪很低的草坪。菌核有很強的
抗逆能力,它萌發的溫度范圍很寬為8一40℃,最適溫度為28℃,最適的侵染和
發病溫度為21一 32'C。當土壤溫度升至15一20r-時,菌核開始大量萌發,菌絲開
始生長,但直到氣溫升至大約30℃左右,同時空氣濕度很高,且夜間溫度大于
20℃(在21一26℃或更高)時,病原菌才會明顯地侵染葉片和其他部位。
5.防治措施
(1))農業防治
適量灌溉:褐斑病必須在高濕和有自由水的條件下才能發生。因此要避免傍
晚澆水,在草坪出現枯斑時,應盡量使草坪草葉片上夜間無水。應在早晨盡早去
掉吐水(或露水),有助于減輕病情。
平衡施肥:在高溫高濕天氣來臨之前或其間,草坪土壤中氮肥含量過高會使
褐斑病發生嚴重。因此,在這個季節要少施氮肥,最好是不施氮肥。進行平衡施
肥,保證各營養成份的均衡可以使草坪草茁壯成長,從而提高草坪草對病害和其
他影響因素的抵抗能力。適量增施磷、鉀肥,有利于控制病情。
及時修剪:夏季及時地進行草坪修剪,但不要修剪過低。及時修剪可以改善
草坪下部的通風條件,降低草坪內溫度;不修剪過低可以增強草坪草的抗性。過
密的草坪要適當打孔疏草,以保持通風透光。
(2)化學防治
種子包衣或藥劑拌種,如利用代森錳鋅、烯哩醇、五氯硝基苯等藥劑拌種。
在發病初期可噴灑75%百菌清可濕性粉劑700倍液、或1%井岡霉素水劑1000倍
液、或70%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等藥劑,一般7--" 10d噴藥敢,在病
害多發季節,5一7d噴藥嗽。
抓緊早期防治,控制初期病情是藥劑防治的關鍵,因此必須在癥狀顯現前的
一段時間,即病菌開始侵染前用藥,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;當看到明顯病癥時,
就已有大面積的草坪受到影響,如果天氣又持續高溫高濕,此時,無論用什么
藥,效果都不會很好。